
“年轻态”,老品牌找准新方向

创立时间久,经营经验多、知名度高,这是老品牌的优势。但面对消费群体迭代、消费需求更新以及快速成长的新兴品牌,老品牌也需抖擞精神、守正创新。
如今,“年轻态”成为不少老品牌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选择。“年轻态”意味着什么?老品牌如何转型?效果怎样?近日,记者对3家老品牌企业进行采访。
苏州稻香村——
改口感,场景化,方寸之间雕精品
下午4点,位于江苏苏州观前街的苏州稻香村国潮体验店里热气腾腾,精雕细琢的糕点码放整齐,由糕点师放入烤箱。不到半个小时,一个个栩栩如生的“功夫熊猫”“金蛇锦鲤”等特色糕点被烘烤成形。“出炉咯!”店员吆喝着将香气扑鼻的糕点端上柜台,引得顾客纷纷凑上来尝鲜。
“现烤糕点就是好吃。”00后顾客陈妍说,以前觉得老字号售卖的老式糕点又甜又腻,很少买,这次却发现,老字号推出的新式糕点颜值高、口感也符合年轻人的口味。
从预制糕点到现烤现卖,从“卖老手艺”到“卖颜值”……“潮”起来的苏州稻香村,正在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味蕾。
回忆起10年前的情况,苏州稻香村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艾满感慨不已。当时,糕点销量不高,消费者也多集中在45周岁以上,“不变不行,得让年轻人喜欢,老字号才有未来。”艾满说。
很快,公司开始转型。先得改口感,艾满告诉记者,传统苏式糕点大都重油重糖,把酥皮掰开后,里面是大块猪油,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。
可把糖油降下去后,缺失的口感如何弥补?艾满发现,苏州碧螺春很受年轻人欢迎,“能不能出一款新式茶点?”
把茶香恰到好处地融入糕点难度不小,艾满前后研发了一年多才成功。他将碧螺春研磨成粉,并按照适当的比例加入面粉中,反复擀、捏、揉,制作出层层叠叠的酥皮,再加上融入茶粉的豆沙馅。制作出的糕点全身淡绿,皮薄、馅多,轻咬一口,香气在唇齿间流淌,很受年轻人喜欢,已售出超100万块。
“年轻人不仅在乎口感,也看糕点的‘颜值’。”苏州稻香村国潮体验店店长徐丹说。拿起新款糕点“苏州八景”,凑近一看,桃山皮雕刻上了亭台楼榭,小巧精致。
在方寸之间的糕点上“建”起一座结构复杂的古建筑并非易事。徐丹告诉记者,研发人员要挑选合适的原料,避免糕点变形开裂,还要反复实验找出最佳配方组合,“仅样品就否掉了20多个,要么外形达不到要求,要么口感差了点。”徐丹说,经过半年多努力,产品才成功。
为了与年轻人走得更近,企业在营销上也不断探索。“年轻人买糕点,不仅要求好吃、好看,还得好玩。”电商事业部总监周东升说。去年9月,公司与国产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联合推出跨界联名礼盒“齐天揽月”,原计划生产2万份,哪知其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,公司赶制10万份,依然供不应求。
随着一个个爆款的推出,这家200多岁的老字号焕发青春活力。艾满坦言,刚开始转型时也有反对的声音,一些员工认为改太多了,老字号就变了味,但随着销量持续走高,大家都看到了转型的必要性。“这条路我们走对了。”艾满说。
上一页: 苏州稻香村周立源:磨剑十年又十年